关于我们

质量为本、客户为根、勇于拼搏、务实创新

< 返回新闻公共列表

2017网约车新规定/ 滴滴打车将全面实施分时计费

发布时间:2017-05-26 03:43:39

现在是2017年4月18日,今天小编在这里来为大家带来2017年滴滴网约车新政策最新消息:不得不说目前滴滴网约车新政策备受广大网友的关注,就在昨天滴滴网约车正式公布打车价格新规定,将从4月10日起,北京滴滴快车采用“分时计价”模式和新计费标准,起步价从此前的10元涨至13元,里程费下调0.2元/公里。对于此次新收费标准,滴滴官方回应,分时计费是为了疏导调节出行需求,提升运力。2017滴滴网约车新政策涨价具体详情我们继续看以下内容!

2017网约车新规定/ 滴滴打车将全面实施分时计费

2017年滴滴网约车新政策最新消息

查询滴滴出行App不难发现,目前北京滴滴快车业务分为普通型和优享型,其中,普通型快车调整后的计费标准为:里程费1.6元/公里、时长费0.5元/分钟、起步价13元,超过20公里后,加收0.8元/公里远途费;优享型快车计费标准为:2.3元/公里、时长费0.6元/分钟、起步价13元,超过20公里后,加收1元/公里远途费。根据实际体验来看,平峰时北京滴滴快车费用与北京出租车价格大体相同,而在高峰时段北京滴滴快车费用相对于北京出租车而言高出不少。随着“网约车新政”的实施,再加上本次的提价,有媒体称滴滴的订单量下滑近30%。这个号称拥有3亿用户、1400万日均订单的打车软件的未来似乎又变的迷雾重重。

共享只是幌子,狰狞才是本来面目

企业不是慈善机构,逐利本性无可厚非。但像滴滴这种打着“共享”的幌子,画着美好出行的“大饼”,而一旦在市场形成“垄断”事实,便开始对用户实行肆无忌惮地“宰割”,这可以称得上是伪善背后的面目狰狞。时至今日,滴滴提价的理由依然是“解决供需失衡”,事实真的如此吗?并不是!

2017网约车新规定/ 滴滴打车将全面实施分时计费

首先,专车新政实施以来,监管部门对专车市场的司机和车辆的管理趋严,滴滴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司机和车辆的海量流失。根据此前财新网的报道,北京地区110万滴滴司机中符合京人要求的仅有10.7%。这意味着随着5月21日专车新政过渡期的结束,滴滴(北京)不得不砍掉近90%的外地司机。滴滴的此次提价,正是应对这种危机,反正一家独大,通过加价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用户,重启滴滴的赚钱效应,解决司机的海量流失问题。

2017滴滴网约车新政策实施后车主需要知道哪些?2017滴滴网约车新政策具体详情我们继续往下看,其次,营收压力巨大,“烧钱”砸出来的滴滴未来会更贪婪、狰狞。根据公开数据显示,在补贴大战激烈的2015年,滴滴烧了近122亿元之巨,程维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每次“签单”手都会颤抖!赶超易到,兼并快的,收购Uber,一直到如今的一家独大,每一步都是用钱烧出来的。从2012年至今,滴滴进行了不下10轮融资,大量资本的进入绝不是为了满足用户“美好出行”需求的,对用户进行“宰割”是资本的逐利本性所致。2017滴滴网约车新政策涨价后对于消费者影响很大,2017滴滴网约车新政策具体详情我们继续看下一页!

最后,不止滴滴,包括易到、神州、首汽等网约车的价格都有攀高之势。补贴的降低,优惠活动的减少,我们曾经被洗脑的各种“共享”概念一夜之间似乎从和善变的异常狰狞。落差之痛的背后是企业“吆喝诱客”蛊惑的结果。但整个出行市场的趋势已经在用户不情愿之中走向了高端化。

市场降温,网约车体验大打折扣

从相对隐蔽的动态调价到如今明目张胆的提价,滴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由——供需失衡。滴滴根据自己的数据披露:北京地区不同时段快车打车的成功率不同,成功率最高的时段为10点至17点,平均成功率在83.2%;最低为21点至23点,平均成功率仅为54.1%,接近一半的用户叫车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,供需明显失衡。为什么会失衡?需求就在那放着,失衡的是“供”!政策、司机收入的降低,正让滴滴的司机面临大量的流失,这才是供需失衡的原因所在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滴滴公布的这个数据反映在用户体验层面,曝光的其实正是“叫车难”的问题。尤其是在出行高峰时段,相较于以往,滴滴的服务效率正在急剧的下降,“无车应答”正成为滴滴最头痛的难题。


/template/Home/Shiwaix2/PC/Static